有意見的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文/陳健一

有一所國小不是因為教育的理由要被地方政府廢校了! 
這所國小是台南縣總爺國小,一所仍然有一百多名小朋友的學校。
主事的台南縣縣長說:廢校後原班就近到他校上課,並不影響班級的運作、小朋友的作息。 

這裡想就這句話,揣摩孩子在校園的情境回應:
 
 

 縣長,你以為換附近的學校,維持「原班上課」,可以了嗎?學校對我們來說,就只是上課、學習?就只是考試拿分數? 
 

 對我們來講,這些都不是我們小朋友要到學校來的最重要理由。因為我喜歡下課時跑到隔壁班找佩佩聊天;我喜歡在水池邊看烏龜;還有天空出現的幾隻喜鵲,最近發現有隻喜鵲在一棵木麻黃的樹上築巢;另外,躺在操場草地上看天空感覺很特別。下課時我喜歡從教室跑到一樓的一年級教室、二年級教室,再繞到資源回收區,再跑回來,這樣很好玩;還有,五年級有一位新來的男導師很帥,他到他們教室會經過我們班的教室,每次他經過時,我都會注意他!教具室後面外掃區有一株我三年級時種的樹木,現在又長高許多了!有時上課鐘響就會有人在操場上吼叫,很有趣! 

有意見的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台灣遊學系列>

踏尋湧泉與落山風的軌跡──屏東之旅


有意見的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有意見的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裁員以後的傳媒形勢

 文/陳健一

 

 近期中國時報要擴大裁員,聽到這個消息,雖然不意外,卻仍然難過。

 我是看中國時報長大的那一代,我的思維、看世界的方式、對這個社會、國家和人類文明的期待,很多是從中國時報來的。

 國中時期,中國時報副刊富質感的文章,曾經陪伴我渡過許多困惑的日子;大學時期,精練、有見地的社論及方塊文章,滋養了我的社會情懷和理想性格;出社會後,我在字裡行間尋找可以和我的生命感動、社會焦慮感觸對話的部份,一路走來,我感覺到有中國時報這樣深刻、厚實的靈魂在陪伴,很幸福!中國時報有好長一段時間,代表著一種「高度」,一種關懷社會情懷、知識份子理想實踐與批判、以及參與社會脈絡的慧識與願力。 

 

疏離台灣文化脈動的「質報」

有意見的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有意見的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文/陳健一

 
 我以為,歌星正當紅,把「超級偶像」之類的歌唱擂台做討論材料,會引起你們的共鳴,事實上,上課當時,你們不是很進入狀況,有些漫不經心。

 你們中間有人對蔡依林有興趣,有人沒有看「超級偶像」之類的電視節目,也難怪,我的討論會令你們疏離呢!

 這也讓我重新檢視,目前當紅、流行的「電視節目」,你們怎樣看?有很多我自己覺得「OK」的題材,你們卻疏離,唉!我誤判教學形勢了!

  我談到「超級偶像」時,把這些人有「生命的部份」強調出來,要你們談談你們現在較在乎的、較想做的事,有人提到「美化課本」,接著陸續有人談到在課本上「塗鴉」,聽到這裡,我忽然有一種感覺:是什麼樣的上課情境,孩子的「塗鴉」能力會增強呢?

 是孩子天生愛塗鴉?還是老師上課太無聊,孩子要找排解無聊的出口呢?你們講「美化課本」、上課塗鴉?在你們來講,只是說出心中的想望,在我來講, 卻是 老師上課太一廂情願,不在乎引起孩子反映,也無所謂勾連孩子內在熱情的警訊!

 是長期,沒有勾連孩子內在熱情的上課方式,使孩子內在的知識及意義熱情稀少,只能和大人一起「形式的」耗在教室裡,一節又一節的課,才有在課室中排解無聊的作法:塗鴉。

有意見的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陳健一

 「陪伴孩子看風景,自己要能夠融入風景中」。

 家長,做為一個成人陪伴孩子走訪大自然,自己要能夠對於山水草木產生熱情,心存好奇,這樣的態勢,才能使全家人的出遊發生親近自然的隱喻氛圍。這樣的隱喻氛圍使孩子不自覺的安頓在大自然情境中,從中獲得生命的啟示!
 所以,各位家長們!「陪伴孩子看大自然,請自己也融入大自然裡面!」。

 只是我們想問,做為陪伴孩子走進自然的我們,是否保有對於大自然的親近熱情?心存素樸的好奇呢?

有意見的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意見的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談學校教育與地方政治的分際
文/陳健一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小學生星期三下午不必上課,我 從當 老師以來,星期三下午學校就不排課……」這是一位當了二十五年的老師的話。

 「我所知道,台灣的孩子上課的時間較有些國家多很多。」有人這樣提醒。

 這是我和幾位教師談到台北縣政府促成部份學校週三下午到校上英語課的片段。

有意見的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