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環境教育的省思與實踐-以大漢溪人工溼地為例

圖.文/陳健一(台灣土地倫理發展協會)







編按:陳健一於民國一百年九月三日「2011水環境教育北區論壇」發表對水環境議題看法。


傳播「觀念」很難 

做為環境教育的工作者,想問的是:教育工作者進行教學,是用什麼樣的視角看待、詮釋、分享環境議題。這中間,牽涉到教育工作者(或解說員)背後「看世界」的方式。
 
 

若干年前,剛踏進環境教育領域,相關環境議題不熟悉,知識背景不足,總以為把知識弄懂了,分享出去就可以。後來才發現,環境教育是難度很高的教學工作。它的「難」在「觀念」,不只讓學生知道「觀念」,也要感覺到「觀念」,甚至願意為「觀念」付出實際作為。

質言之,環境教育本質上是人文教育及建構的工程,教育工作者要讓「觀念」傳播出去,這個很難,處理不好,會遭致反效果……

另外,要讓學生感覺到「觀念」,要意識到前來聆聽的學生社群特質、當下教學情境,並適時調整教學節奏和方法,使產生合宜的學習經驗,切忌拿道理訓人,強扣帽子,硬塞觀念。

至於教材或議題的選擇,也要留意;越是生活中熟悉的題材,越容易引起共鳴,相關義理或觀念較容易被接受;除此自教材引伸的義理,以及藉以舖陳出的義理路徑也要留意;好的觀念萌發,不只是瞬間感動,也要經得起動態的「辨證」(思考、討論及觀察),在此同時有貼近學生個人經驗的「成長」陪伴,效果更佳。

質言之,做為環境教育的啟蒙教師,不只在觀念上有環境相關的意識,也要有能力見識周邊環境演伸出來的環境變化及特質;除此,要有操作及演繹課程能力,使學生感覺到環境課題的重要性。


環境教育要面對環境議題

個人曾在社區大學擔任環境學程召集人,長期講授地方學課程,也進行學童戶外教學,陪伴親子走讀台灣,對土地環境的教學義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在此同時,也擔任過淡水河守護聯盟公共議題召集人,湳仔溝行動發動者,長期進行公部門水環境議題的遊說工作。對於北台灣環境議題及教育義理及實作尚稱熟悉,也因此意識到十數年來環境教育工作者及團體的工作惰性與迷思。

有過一句話:「釣魚者看到河流髒了,轉頭就走,另外找其他河流釣魚。」這是發生在台灣的真實且普遍情境。換句話說,釣魚者不代表就喜歡河流、愛護河流;同樣的,帶一群認識植物,了解鳥類,觀察昆蟲的民眾,不代表他們就會愛護自然,願意關心或捍衛山林及大自然。這樣的觀察,或可以見諸台北認識大自然的活動很多,卻很少看到民眾關心周邊環境,或者站在環境保護這一邊,支持他們。

每年行禮如儀的「地球日」、河川日及河川研討會等「大拜拜」活動,幾乎不去面對大台北地區正在發生的環境議題,舉凡:新店溪瑠公圳加蓋(大坪林站一帶)、華江雁鴨公園陸化、淡江大橋要橫跨淡水河口、低窪地的洲美里及新莊副都心造鎮、板橋唯一一條河流湳仔溝的毀棄,乃至都會區小型污水廠建立可能,都乏人關心。在淤泥嚴重的大漢溪建藍色公路更不見討論……類此爭議性環境課題,少有環境教育人士及學員前往關心,不免讓我感觸:環境教育是在關心「遙遠國度的傳說故事」?還是腳踩土地,探問、逼問及反思我們的土地出現的難題?再來,我們對於正在生病的土地可有堅持和願景?

不檢討我們環境教育的方式,不檢視方法及教學理路中虛浮部分,一昧追求環境教育的活動「數量」,其結果只是另一次「講道理的災難」,一如早期被強邀「反共大陸、解救大陸同胞」般粗暴及怠惰。

我舉這些例子,並不是要讓學生成為支持環境議題的第一線堅持者、抗爭者,而是成為會去欣賞及關心周邊環境的人;這樣的人除了領受環境的和諧與美,還要意識到環境變化,以及環境不當使用時的「不安」、「不舒服」感受。


檢討與期待

環境教育自民國七十幾年進到台灣,個人觀察有明顯的遲緩及鈍化傾向(個人主觀觀察,這裡不細談);數十年後的今日,該是檢討環境教育在台灣這樣「個性化」環境的實踐論述及方法的時候。

這裡因篇幅關係,暫且省略所謂的「台灣『個性化』環境的實踐論述及方法」,以下略舉一個水環境教育的教案……


教案主題:大漢溪人工溼地

一、預判: 
1)人工溼地為新北市政府施政重點,正在進行的當下議題,這樣議題談起來會有「力量」,容易引起反思,感染學生,開啟視野,付諸行動。

2)人工溼地要在板橋城市及大漢溪水文環境地理背景及人文歷史中進行,要在城市發展願景中找到位置與實踐價值。

3)路線注意體驗及學習焦點與節奏:不同觀察點每每會有環境特色及變遷的印象,並覺知個別環境與周邊環境關係的訊息。注意「收與放」的走讀節奏。


二、涉及議題:河川保育、河川環境變遷、水資源、都市防災及高灘地休憩等。

集合地點:板橋國中


三、對象:社區大學學生(成人)


四、解說現場與路線:

如附圖:地點為板橋新海橋人工溼地一帶。


五、解說舖陳:

第一站:公館溝與渡船頭:現地觀察及重構百年前的大漢溪、公館溝與渡船頭的關係。並略談板橋與大漢溪的發展歷史。

第二站:珠龍宮與鐵皮屋:河川地占用的年代,以及大漢溪兩岸中南部移民記憶。

第三站:社後防汛陸橋:遠眺大漢溪周邊景物,指出周邊景物地理、歷史及當代建設的意涵與故事。

第四站:人工溼地生態觀察:觀察人工溼地的植物與昆蟲等生物及周邊環境。

第五站:人工溼地的淤泥故事:觀察自然衍生的淤泥及人工造作淤泥。

第六站:電塔下的河灘生態:河川地陸化的判斷與生態環境觀察。

第七站:大漢溪溼地觀察:大漢溪畔溼地與荒地特色。

第八站:台北盆地的故事:曾經是水澤文明,這裡舉例了。

第九站:堤防與洪水的故事:大台北防洪與堤防的角色,以及新生地的利用。

第十站:公館溝的故事:談板橋城市與河流的故事。

第十一站:水工溼地除污功能探討:新北市政府形塑人工溼地的歷程及省思。


六、延伸討論:

1)高灘地的環境變遷與利用

2)淡水河岸低窪地的使用-兼談浮洲及新莊副都心


七、帶得走的能力預判:

觀察河川於城市中的角色。

觀察都會區中河流周邊生態環境特色。

監督政府加諸環境脆弱帶的建設。 


八、延伸性路線:

1)板橋湳仔溝

2)新莊副都心

3)士林洲美里


九、講師能力養成:

大台北都會區水環境變遷史(公民版本,非官方版本)

大台北都會區河川生態及人文地景意義判讀

近五十年來台灣環境教育歷史

環境教育理念與方法實踐

大台北都會區環境教育實踐論述

大台北都會區環境議題案例探討與研究



作者註:

1.沒有批判,就沒有環境理念實踐;當下政治及文化氛圍非常不利於環境意識發展,批判是有必要的。

2.不一定要在環境運動現場,而是培養願意關心、了解當下生活環境的民眾。

3.解說時不必然觸及公共議題或對環境表示焦慮。要依學生對象及解說處境決定如何分享。時機不對,氣氛不對,不說比說還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有意見的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