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圖/陳健一

 

  
  站在淡水河口,兩邊分別是觀音山和大屯山群,我和小朋友說了這樣的故事:

「觀音山和大屯山是好朋友,有一天,大屯山和觀音山相約比賽,觀音山輸了,觀音山就要離開,大屯山群不情願她走,就用手拉她,也就成為現在的樣子;大屯山伸長手要拉觀音山,手臂成為關渡後山延伸的山丘;觀音山被大屯山的手臀拉住,也就是現在長條狀的淡水河,觀音山看起來像穿裙子,是女生!」

  循著淡水碼頭往渡船頭的方向走,來到和衷宮前面,我講了另一個故事:「傳說:和衷宮所在地為蚊子穴,不遠處的鄞山寺為蛤蟆穴,蛤蟆會吃蚊子,每次鄞山寺做熱鬧時,和衷宮附近的人會有傷亡。和衷宮一帶的居民就尋求破解方式,在竹竿上綁一個會飄動的繩子,象徵蛇,蛇會吃蛤蟆,竹竿往鄞山寺方向一揮,鄞山寺的蛤蟆就受傷,寺中兩口井中的一口井馬上缺水……」

  那天陪孩子遊走淡水,我讓故事在路上舖陳,讓情節可以被「看到」,孩子一面聆聽故事,一面觀察、遊憩、體會眼前景物;我讓眼前的山水「講話」,說起「故事」來了。
 

  秋高氣爽,陪伴孩子們到金瓜石後山體驗芒草翻飛景象,我們站在小粗坑不遠的涼亭,遠眺山下基隆河邊的侯硐。

  「看,山腳下有一條河和基隆河相接,相傳清朝劉銘傳建鐵路時,有鐵路工人在八堵一帶河床發現金子,有人就循基隆河上游河床找金子,來到山腳下那個地方,尋找金子的人發現循著基隆河旁邊的這條小支流兩岸的草地上有金子,就往這條河流走,來到我們現在這個地方……」

  「山腳下那個地方」、「來到我們現在這個地方」類似敘述,使現場多了故事的興味,孩子們對於所在現場的情感和想像豐富起來了。

  那天,陪伴一群國中生,從金瓜石後山較高的石尾一帶走到金瓜石聚落邊緣,走了五、六個小時;這一路上,踏尋了金瓜石較早期的開礦空間和較晚近的採礦空間,整個過程有山的故事,有礦坑的典故,也有藏身地底的礦脈訊息……大伙兒時而聆聽,時而埋頭走路,時而相互交談嬉鬧,走完五、六個小時的路,不見疲態。
 

  喜歡在有故事的地方遊走,也喜歡這種「有故事在陪伴」的旅行方式。踩在土地上,踩在一百年、二百年前人們踩過的土地,聆聽這些人的故事,會使走路的心思「拉長」,「拉長」到二百年前的時光,進入二百年前的生命肌理、生活情境,再來,所謂的增廣見聞、生活省思、人生視野就在走路的過程中形成。
 

  「這是一條水圳,從這裡經過樹林、新莊到蘆洲,很長的一條水圳,二百五十多年前有一個人,姓張……」。前兩天,我和幾個孩子出現在樹林省民公園附近,和孩子講述水圳和古碑的故事,接下來,我用一天的行程,陪伴孩子穿梭樹林和新莊街區,讓這些地方的故事浮現…… 

  陪孩子走路,我很看重土地上、現場中呈現的訊息,並習慣用故事的方式和孩子分享,總以為故事是最容易被孩子接受的教學方式,所以我熱衷於揀拾路上、現場的故事,讓故事一個接著一個的陪伴孩子走過。 

(本篇圖文刊登於981114國語日報家庭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有意見的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