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陳健一
  
   


 

 「找找看,山壁上哪裡黑黑?黑黑的就是煤礦。」 

 走在菁桐車站步道,我邀孩子注意露出岩壁的煤礦礦脈。 
 

 「這座山裡面有很多這樣的煤炭,一層一層的藏在山裡面。」 

 那天,陪孩子遊走基隆河畔的菁桐,尋找石底大斜坑煤礦坑口,也觀察煤礦公司辦公室及卸煤空間,偶爾佇立卸煤槽旁分辨出草地上的雷公根和乞食碗,也在樹梢和台灣藍鵲相遇;再來,我們坐下來談煤礦如何形成,以及基隆河的形成道理。

  想問的是,知道菁桐,了解煤礦,分辨雷公根、乞食碗,發現台灣藍鵲,然後呢?回家以後呢?  

 多年前,小謙和媽媽經常參加親子遊學活動,在花蓮觀察板塊運動,在阿里山體會溪谷崩塌的環境,也在石岡水壩觀察九二一浩劫地景;這幾天,問到近況時,小謙媽媽順道提到,以前去過的地方,很多學習內容已經忘記,記不清,但是仍想邀小謙的弟弟也來參加。 
 

 那天帶著若干名大人和小孩搭火車到訪山佳車站,活動結束後,小宇和媽媽仍留在原地,只因為小宇想再看「灌排分開」的後村圳景象,母子倆走走停停,偶爾討論,也問附近老人…… 
 

 一群小孩知道菁桐這個礦村的歷史,小謙到訪台灣很多地方,小宇和媽媽探索水圳空間……這些遊歷,很多細節可能被遺忘,但是他們仍然持續到訪很多地方,一而再,再而三……,這樣的出遊究竟為什麼? 
 

 知道煤礦知識並沒有實質效益,煤礦引伸出來的菁桐礦村聚落體驗,卻可能形成某種「視野」;觀察山佳的風土,後來可能被淡忘,但是山佳和煤礦的因緣,或可以和菁桐聚落發展連接一起,觸動探究動機…… 
 

 走過花蓮的板塊運動現場,觀察阿里山的山崩情形,也探討屏東海邊地層下陷的問題……有很多知識細節會忘記,但是,遊歷過程中看待知識細節、探究現象的態度卻在形成;其中,現場觀察的態度和能力,以及知識探索的熱情,也就此展開。


(本篇圖文刊登於99年2月6日  國語日報  家庭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有意見的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