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文/陳健一
  

 

 一個安靜的下午,我邀唸高中的兒子一起拜訪李修鑑,李修鑑是「望春風」作者李臨秋的兒子。
 

 「我父親坐在這張椅子上寫『望春風』、『補破網』歌詞。」已經六十三歲的李修鑑談到父親李臨秋,整個人神氣起來,彷彿回到備受父親呵護的童年時期。
 

 「喝醉酒回來時,父親和藹可親,在外面一直叫著我母親的名字,說:『我回來了。』父親一路上都沒有醉,臨到家門口才醉倒。我們小孩子知道父親回來,都衝出去,哥哥牽孔明車,我拿拖鞋,這時候要錢很容易,我也趁機向父親要錢。」
 

 多鮮活的畫面啊!循著李修鑑的描述,我憑窗眺望故居樓下景緻,彷彿看到五十幾年前李臨秋歪斜身子,牽著單車往這邊走的情境。
 

 在此同時,我也注意到兒子的樣子,他安靜站在角落,專注聆聽,有時還會問起李臨秋故居祖先牌位上的擺飾;他會問問題,表示心思停在屋子裡,沒有走開。
 

 看完李臨秋故居,我們下樓遊走附近巷弄,再轉到貴德街,貴德街是以前大稻埕最具歷史及文化氣氛的地方,有李春生教堂、蔣渭水講座處、辜顯榮鹽館,日治時期幾個重要的人物都在這裡活動……
 

 「以前生活在這裡,每天上學都走這裡到永樂國小,每一個巷弄都很熟悉。」循著李修鑑的腳步,我們看到生活中的大稻埕,也一再回味過往巷弄、街角的童年趣味。
 

 「父親寫『補被網』時因為歌詞太灰色,被迫修改歌詞……」李修鑑談一段「補破網」和那段政治不民主的恐怖時代。
 

 離開前,李修鑑轉述李臨秋的一段話:「做為一個作家或藝文工作者,有責任把當時情況反映在作品裡,流傳給後代。這是做一個文藝界人士應該盡的責任。」多富啟發性的一段話啊!是啊!李臨秋透過「望春風」、「補破網」的傳唱告訴我們,他所處的時代處境,以及當時人們的想法。
 

 喜歡這種略帶閒散的漫步和訪談。一名老者陪我們談名人故居,走歷史及童年生活的街道……
 

 回家的路上,我和兒子談一路上的觀察,他說課本上好像有提到大稻埕,印象不深,現在體會到了;我們還討論那個日本大軍進入台北城的年代,辜顯榮敢於隻身到日本軍營中談台北城的事,是因為有大稻埕士紳在支持。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是辜顯榮去?不是別人?這中間大稻埕的商人和洋人又怎樣想?經歷這段大稻埕巷弄的遊走和體驗,這些想法或提問,變得很有力量,也容易感同身受。
 

 那天,走訪李臨秋故居和貴德街,大稻埕和李臨秋的時代開始被放大。李修鑑用他的生命經驗,談大稻埕的種種過往;接下來,我和兒子討論歷史的大稻埕,透過日本人進入台北城的時代做切入點。
 

 回家後,我給兒子一本日本人走讀台北文史景點的書,他一口氣讀完。


(本篇圖文刊登於99313國語日報家庭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有意見的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