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陳健一




 

   帶孩子到仙跡岩,我一路丟出植物名字要孩子們知道;在此同時,偶爾邀他們注意植物特徵,有時提示當下的森林情境,或者講述故事……  

 我儘量讓小徑中乍看安靜的綠色植物,有動態的趣味。 
 

 這一路上,我們看到山腳下的構樹,也發現根系四處亂竄的雀榕,還有三個葉子、三個葉子一起的山刈葉,以及掉落滿地的酸藤花絮…… 
 

 這樣帶孩子尋訪山林小徑,許多植物及自然的觀察,都瑣瑣碎碎、片片段段的呈現;回去後幾天,孩子大抵忘記了?我這樣想。 
 

 只是,這樣知道自然現象、植物名字又如何?有意義嗎?
 

 「知道植物名字」可以是體驗自然的一部份,主要在幫助孩子知道、認識自然生命,就像知道、認識身邊的朋友一樣。這裡較想提醒的是:介紹這樣的朋友當下,是用什麼樣的方式介紹、認識?假如知道這樣的朋友,興起霸凌的念頭?階級的念頭?競爭的念頭?賣弄自己認識朋友的記憶力的念頭?就不對了。 
 

 知道朋友,可以用關懷的視角、生命覺知、感動的體會、珍視彼此關係、倫理的態度……這樣的方式和態度較令人放心。 
 

 走在野地的步道,面對滿山遍野的綠色植物,以及偶爾出現的昆蟲、鳥類,我努力給對視角,給對自然事物的姿態,給適合孩子蹅尋自然的節奏…… 
 

 只是實際進行引導、啟發或者教育的過程,仍然免不了令孩子疏離,引起孩子不耐煩,這一點我在留意,也是挑戰。 
 

 多年來,我聽過這樣的教學片段:有一個孩子很喜歡鳥,他在家裡看了大量和鳥有關的圖鑑,始終沒有出門賞鳥。有一天,他和家人,以及一群民眾到野地賞鳥,這是他第一次賞鳥,陪伴在旁還有一位解說員。當天解說員沒有真切引導群眾賞鳥,竟說些無厘頭的「無趣」笑話;一路上路很長,孩子走得辛苦,又沒有預期的「發現」樂趣,這次經驗很不愉悅,孩子從此拒絕再和家人到野外遊走,親近大自然的興緻全部消失,不再看鳥的相關書籍了。 
 

 賞鳥是好事,可以藉此親近自然,只是不好的經驗,每每讓孩子拒絕再次親近,這就啟蒙教育來看,是很不好的做法。我在想,假如這位孩子沒有這次的經驗,對於大自然,對於鳥應該持續維持好奇和願意接觸的態度。 
 

 也因此,我想提醒:教育啟蒙很重要,大人們不要只顧著把相關經驗、題材塞給孩子,以為「有」就好,題材對了就可以,要問的是:怎樣的教學、怎樣陪伴、怎樣發展,孩子會有興趣? 
 

 是這樣的理解,我努力給孩子「不討厭」的自然走路、發現和學習經驗;我帶的這批孩子有八、九名,他們在一起遊走戶外多年,彼此熟識,在路上,他們打打鬧鬧,偶爾談心,這樣的互動已為遊走野地的路上「加分」;他們有好朋友一起走路,所以不討厭這樣的走路。 
 

 再來,我偶爾提示路上的發現,或者解說什麼:諸如低頭尋找掉落滿地的酸藤花絮,一起觀察芒萁葉子的持徵,提醒枝椏間的一隻攀木蜥蜴…… 
 

 這樣的「有心」,不免枯燥、「不自然」,有時也引起孩子好奇、熱情觀察。我的教學是帶著這樣的理解在進行,也因此節制、謹慎每一次的分享和教學方式。 

 

(本篇圖文刊登於99626國語日報 家庭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有意見的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