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陳健一  

 

  「日本人這次的征戰,十二人戰死,五百多人病死。當時有一名軍官從外地回到營區,他看到同事每個人面如槁灰,臉色難看,這個時候他的同事說:『你的臉色真難看啊!』他照鏡子,發現自己的臉色也像死人一般難看。」 

  「當時就在這一帶,到處都是簡易的墳塚,墳塚裡都是病死的……
 

  幾天前我帶孩子們到恆春,造訪牡丹社事件的石門古戰場。這段話是在射寮海邊談的,只有在射寮才能感受到當時的情境。
 

  「沈葆禎和他的官員們經過這裡,往現在恆春方向走,當時已是冬天,他看到恆春地區氣候溫暖,草木充滿生氣,就上書給皇帝,內容是:『時已殘冬,麥穗、秧針黃綠相間,則內地四月間景象也』,『冬不寒沍,草木蓬蓬;下不酷暑,黍苗芃芃:名曰恆春』……

  邀孩子走在恆春附近的礦野,提起「時已殘冬,麥穗、秧針黃綠相間,則內地四月間景象也」這段話,一百多年前沈葆禎的心思也跟著「活絡」起來。原來,他和我們一樣,看到龜山、虎頭山、三台山,來到猴洞山附近,也守在恆春寬廣天空,眼前都是萋萋草木……
 

  來到恆春,有前人感觸於風景情境的幾句話,也有歷史故事的演繹,孩子們對於眼前景物的了解和想像「一下子」往前「延長」一百多年。 

  這樣的視野,很寬,很大,很能夠讓生命豐富起來、從容起來。
 

  「沈葆楨這句話,要在恆春談才有力量。」

  「走過這一遭,牡丹社事件才會『立體』起來了。」

  教學當下,我這樣告訴自己。
 

  不只一次,我在文章裡、教學時談到「現場的力量」。現場的感染力、生命力、多樣訊息、豐富隱喻……不是書本中、斗室裡可以體會。

  這次的恆春之旅,再次印證這些想法。

   「再次」是因緣於多年來的「好多次」。有很多次、有好多年,我帶著家長和孩子到訪恆春,每一次都很期待:涼涼的風、寬廣的天空,萋萋的草地,以及恆春特有的人文風土氣味。這十數年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多年前帶小學二年級兒子到恆春旅行那一次,我們依循手冊、書本的指引,到訪每一個景點,晚上我們遊走墾丁大街,然後回旅館討論白天看到的景象。四十幾歲的大人和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興奮的分享白天的發現……彷彿同班同學。

  那次旅程,我永遠記得兒子的樣子,一雙澄澈、好奇,一如墾丁星斗般晶亮的眼神。

  當時我在想:離開墾丁,兒子是不是還像現在這樣,保持熱情,依然好奇……
 

  這樣恆春學習之旅的舉例,是想建議大人們:暑假正是陪伴孩子進行長途旅行的好時機,今年暑假,或可以邀孩子走訪恆春,整個行程把焦點放在恆春城、牡丹社事件,以及墾丁國家公園的風景,這三個主題在網站或圖書館中容易找到資訊、資料和書籍。
 

  找到相關資料或書籍後,事前邀孩子共讀部份資料,一起討論,強化學習之旅的動機。接下來,就請一起走讀恆春!

 

(本篇圖文刊登於99710國語日報 家庭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有意見的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