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陳健一
 

 

 最近,聯合報訪問台大哲學系教授林火旺, 林 教授有這樣一段表述:

「林火旺指出,品德教育不能採加壓方式,孩子會問『為什麼』,此時如能用哲學方式的思辨及理論基礎跟孩子解釋,孩子被說服,才可能內化。如果未被說服,只是感動一下,到現實中可能就會妥協,仍然無效。」(聯合報99年1月9日)
 

 品德教育不能採加壓方式,這些想法很多人都懂,老師也懂,家長也懂,只是許多人教孩子,都不自覺的採加壓、一致的方式。為什麼?這和家長及教師的教養孩子的情境有關。人在某種情境下,理論、理念、觀念會「轉彎」,這是實然面的問題,是社會學者看得到的課題,不是應然面關照的哲學學者(學者不代表是哲學家)可以理解。

 哲學學者的林火旺品德教育表述正演繹這樣的困窘
 

 家長、老師會用加壓方式進行品德教育,很多時候是大環境促使大家這樣做、習慣這樣做。中間包括家長要孩子多花時間讀書,校長被迫做出符合縣長要求的業績,孩子被所有課業競爭填滿......,這些都把人與人的關係簡化掉,更使品德教育不容易進行
 

 林火旺還說:「孩子會問『為什麼』,此時如能用哲學方式的思辨及理論基礎跟孩子解釋,孩子被說服,才可能內化。如果未被說服,只是感動一下,到現實中可能就會妥協,仍然無效。」

 唉,這個想法很「蛋頭」!

 我們知道,道德義理內涵要在動態中、主體被照見時,最能夠被體會到。孩子會問「為什麼」是教育當下很重要的時機只是,陪伴孩子成長的大人如何看到這個機會,如何引發這個機會,如何鋪陳出適合引起「為什麼」提問的環境,又如何讓「為什麼」提問後有好的進行方式……這是教育哲學的課題,也是課程設計的課題,更是當下教師的一大挑戰。

 只是許多教師少有教育哲學概念,少用深層義理反思教學及課程,要老師在教室裡進行深度的提問式教學並不容易。教師養成過程中都有研習教育哲學,只是都把教育哲學當知識在研習,不用理念、基本素養及實踐哲學在面對;也因此教師大都對哲學感到疏離,甚至不認為有教學實作的價值。這樣下去,也就發展成許多教師面對自己或他人的教學歷程幾乎不存深度的理路,更無法對於所教課程進行深層的反省。這樣沒有深層反思的檢視態度,正是品德教育無法真確被檢視、落實的核心課題。
  質言之,做好品德教育及反省教學更深度的課題,要有哲學的幫助,只是長期以來哲學專家對於這類事情經常表現出「路人甲」的姿態,令教師找不到門徑。
 

 林火旺,台大哲學系教授,不太確定他是哲學家?還是哲學專家?或者是哲學業者?若是哲學專家或哲學家,且有台大學術名器在加持,面對教師疏離品德教育更背後的哲學深度,是該責無旁貸的予努力不是隨便胡謅,附庸風雅。

 只可惜這次林火旺此次議論和發想,我看不到厚實的實踐動力,卻看到些許輕率的發言。這是正這篇文章想要提問的地方。
 

 再來,林火旺強調「用哲學方式的思辨及理論基礎跟孩子解釋,孩子被說服,才可能內化如果未被說服,只是感動一下,到現實中可能就會妥協,仍然無效。」這句話和坊間經常聽到的「多背經典,就會有品德」、「多背靜思語,就會有品德」一樣荒謬;都犯了理念先行,簡化教化情境的毛病。哲學學者說「孩子被說服,就會有品德」未必吧!那是在訓練口才家、雄辯家,不是品德教育呢!
 

 我較相信,讓孩子親炙典範,讓孩子表達困惑,邀孩子尊重他人、看重他人、體會公共空間的秩序,是品德教育很好的方法。只是,當下社會情境和品德教育良善發展方向背道而馳;上位者,尤其是在野的媒體,天天在罵,勾心鬥角的罵執政黨則在買票、行賄,私底下掠奪公共利益,再來工具化教育,讓老師徬徨,校長「狗腿」,讓教育失去尊嚴,讓教育被政治綁架再來用「蘋果日報」情色暴力視角進行公民教育,說是新聞自由再來有林火旺這樣的蛋頭學者在做「路人甲」……凡此,成長中的孩子失去良善健康的成長環境。這些才是台灣品德教育之「賊」啊!
 

 聯合報還報導:「林火旺說,大學才教倫理、品德已經晚了,最好是從小教起,他除了參與教育資料館品德系列影片製作,也打算寫品德教育的教科書,讓一般人也可以看。」

 林火旺出品德教育教科書?這可是很難的事呢!
 

 若干年前,有一小群哲學學者弄了一個「毛毛蟲兒童哲學」做哲學理念實踐。他們是在很多的教學預設和教學實踐中發展出理念和經驗,是具有社會實踐及教育改革效能的做法。類此帶著理念實踐,是不斷參與到孩子的成長情境,也讓理念的預設和發展被琢磨,才可能發展出厚實的實踐道路和影響,並不是林火旺這樣,用「路人甲」方式,說三道四,不知所云。
 

 我這樣講林火旺,並不是反對林火旺這樣哲學專業者的參與,相反的,我很期待,看重這樣人文專業的進入學校,只是不可以舉止輕率:台灣人文風氣混亂、教育問題叢生,很需要人文工作者及專業者投入,但是不要像「路人甲」般竟說些不輕不重的言說請真切進入人間,投身人間的情境,然後浸泡,只有這樣,隱而未顯的義理龐雜繁複的結構困局才可能被感覺到、被意識到,才可能興起實踐力道,表現出人文學者用心、用力於社會文化與教化的價值
 

 最後,想提醒:孩子品德教育不是一蹴可幾。人文學者,尤其哲學學者,你們要進來,不是像「路人甲」般隨便說說並且要用適宜孩子成長的視角與高度,長期投入和對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有意見的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